欢迎光临御同仁网站:
    详细信息

 

张智涵,女,执业药师,中医师,毕业于湖北科技学院,临床医学专业,后于广西中医药大学进修,云南富州中医医院工作。10年临床一线,苦读践行千年经典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》,有效结合中西医结合诊断方法,采用针、药、灸等方法综合治疗诸疾。
 
擅长
消化科:浅表性胃炎,糜烂性胃炎,反流性食管炎,十二指肠溃疡,急慢性肠炎,结肠炎,厌食症,胃痛,胃胀。
骨科:颈椎病,腰椎病,风湿骨痛,痛风性关节炎。
心内科:高血压。
妇科:月经不调,痛经,闭经,崩漏。
疑难杂症:虚劳,偏头痛,眩晕,手足冰冷,汗症。

 

 

医案

 
王x,女,64岁,三日前来我门诊就诊诉:左膝关节疼痛难忍,上下楼,屈伸不利,活动受限。专科情况:右膝关节皮肤无明显红肿及窦 道,右膝关节局部压痛,局部皮肤温度无 明显升高,右膝关节活动疼痛,右膝关节 研磨试验(+)。浮髌试验(-)。前后抽尼试验、侧方应力试验(+).双侧脐踩 线,双侧大腿、小腿周径无异常。 西医诊断:膝关节炎;中医诊断:痹病。予以局部阿是穴,董针心门穴配合悬灸40分钟,当天痛大减。
二次复诊,予以前方加火膝穴,一周后回访,膝关节不再疼痛。患者因饮食不节,起居无常,导致寒湿痹阻经络,经络不通,气血不通而发为痹。《金匮要略·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》诸肢节疼痛,身体魁赢,脚肿如脱,头眩短气,温温欲吐,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。予以后期巩固治疗。
 
 
  膝关节骨关节病是以进行性关节软骨丧失为特点的临床常见疾病。关节软骨退变、滑膜增生及慢性炎症是引起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。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, 本病的发病率日趋增高。

膝关节炎的中医辨证,痹者在病机为经络闭阻、气血失和、气血瘀结、痰瘀互结、正气亏虚是发病的内在条件。营卫失和、气血亏虚、肝肾不足、脾胃虚损均可导致正虚邪恋,由风、寒、湿之邪侵袭人体,或者劳损、外伤等因素,痹阻膝部经络,气血运行不畅,脉络不通,不通则痛,故而出现膝关节的肿痛、重着、屈伸不利、肿大、僵硬等症状。我国传统医学将骨性关节炎分为风寒湿阻、风湿热阻、肝肾亏虚、痰瘀痹阻等证型,不同的证型临床表现如下:

1、风寒湿痹证:分为两种证型,包括寒胜痛痹证,表现为肢体关节痛剧,固定不移,遇寒痛甚,得热痛减,重者关节屈伸不利,舌苔淡白,脉弦紧或沉迟。其次是湿胜着痹证,表现为关节沉重酸胀疼痛,重者关节肿胀散漫,重着不移,四肢活动不便,舌质淡,苔白腻,脉濡缓; 

2、风湿热痹证:关节疼痛可涉及一个或多个关节,活动不便,局部灼热、红肿,痛不可触,得冷则舒,或有皮下结节或红斑,可伴有发热、汗出、口渴等,舌质红,苔黄或黄腻,脉滑数或浮数;

3、痰瘀痹阻证:痹证日久,肌肉关节刺痛,固定不移,或关节肌肤紫暗、肿胀,按之较硬,肢体顽麻或重着,或关节僵硬变形,屈伸不利有硬结、瘀斑,面色暗,舌质紫暗,或有瘀斑,苔白腻,脉弦涩;

4、肝肾亏虚证:痹证日久不愈,关节屈伸不利,肌肉瘦削,腰膝酸软;或畏寒肢冷,五心烦热,舌质淡红,苔薄白或少津,脉沉迟或细数。临床上根据不同的证型,分别进行祛风散寒、通络止痛、化痰散瘀、补益肝肾等辨证治疗。

 
 

功能锻炼

 
 
  膝关节骨关节病发展缓慢,早期症状较轻,无明显功能影响,所以不是所有病人都需要治疗的,只有出现关节僵硬,疼痛剧烈,才为治疗指征。目前,普遍认可的观点是轻、中度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可通过低强度的运动来改善膝关节力量,加强其稳定性,从而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。但运动前必须对膝关节的结构,功能做全面的评价, 制定合理的运动量,通过各种防护措施降低关节面压力、扭转力,维持和改善肌肉的张力,防止关节损伤和过度受压。膝关节功能锻炼的原则是,以主动不负重活动为主,先作增强肌力练习,再逐渐练习增加关节活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