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御同仁网站:

妙手回春 — 柳佳鑫医生(头痛)

     

    柳佳鑫,中医执业医师

    原于北京广电总局机关门部工作,并学习正骨,及浮针技术。

    针灸师承西北针王郑魁山一脉,熟练掌握烧山火透天凉针法,对于一些顽固性寒湿痹痛效果良好,屡愈顽疾。

    北京全贵医疗针刀,微镰刀传承人。对于腰椎间盘突出,坐骨神经痛有独特的疗效。

    对于颈椎病,慢性咽炎,痛经,虚寒性胃炎,腹痛,湿疹,耳鸣,三叉神经痛,面瘫,效果显著。慢性湿疹针药结合有独特的治疗效果。‍

     

    医案
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魏女士,头痛欲裂三天,腰痛不能转侧半年,服用止痛药双氯芬酸钠三片无效,夜间疼痛无法入眠。经家属推荐来御同仁,来后接诊考虑风寒袭表,膀胱经受邪,给予推拿正骨,针灸给予大椎,风府,风门,大柱治疗,腰部结节给予刃针松解,治完头痛,腰痛明显缓解。
    回家后10小时头部疼痛反复但较前减轻,自行在家给予热敷后睡着一夜好眠。醒来无明显疼痛,
    自述第二天开车时开窗复受风邪,疼痛再次反复,以肩颈疼痛为主,夜间畏寒,脉象浮紧。给予温罐刮痧及针灸治疗,同时建议服用姜枣茶一天两次发汗解表温里治疗。
    第三次就诊诉夜间畏寒明显缓解,疼痛局限于肩井部位,继续给予针灸及推拿治疗后疼痛缓解,腰痛亦未再复发
     

    柳医生带大家了解头痛的辩证
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,不外外感和内伤两大类。外感头痛,因感受外邪引起,主要是外感六淫之邪致病,临床常见者多风寒头痛,风热头痛,风湿头痛几种类型。内伤头痛,是脏腑气血失调所致,临床常见者,可见于许多急、慢性疾病的发作过程中,情况非常复杂,辨治并非简易。病因有外感、内伤之分,病位有局部与全身的关系,证候有寒热虚实之辨,既涉及脏腑、经络,又与五官有联系,主要有肝阳头痛,血瘀头痛,痰浊头痛几种类型。

    病因病机

     
     
    病因病机分析清楚,辨证施治才能确切。中医学认为:头为诸阳之首,其位最高;脑为元神之府,其用最灵。五脏精华之血,六腑清阳之气,皆上注于头。内而脏腑,外而经络,统帅全身。若遇外感诸邪,上犯巅顶,经络之气失于舒展,则为头痛。又或内伤诸不足,精血无以上荣于脑,或瘀滞、痰浊,壅阻不通,或情志不遂、肝阳上扰,均可引起头痛。
     
    外感头痛,多由感受外来之邪所引起,以风寒、风热、湿邪三种为常见。风寒之邪伤于络脉,营血失和则头痛作。风热之邪易于化火,邪火热毒侵扰清空则发头痛。风湿之邪易蒙清阳,浊阴不降而头脑胀痛。更有邪火热毒上冲于脑也会头痛。
     
    内伤头痛以肝、脾、肾三脏病变为多肝主情志,为情志不悦,肝气郁结,郁而化火上犯巅顶而头痛。肝肾阴血不足,肝失濡养,肝阳易于上亢亦会头痛。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,脾胃失和,易致气血不足,不能上荣于脑,则发生头痛。脾失健运,又易聚湿生痰,痰湿上扰,清阳被遏,亦会头痛。肾主藏精。肾精耗失太过,或者素来禀赋不足,精髓不足,脑海空虚,则耳鸣头痛。还有外伤跌仆,以及久病气滞、血瘀,头部经络被阻,既所谓“久病入络”,亦可发生头痛。
     

    一、风寒型

     
    【病因病机】:风挟寒邪,寒凝血滞,阻遏脉络。
    【主   证】:头痛多发于风寒侵袭之后,头痛剧烈,为紧束感,或痛连项背,恶风寒,口不渴,常喜裹头,苔薄白,脉浮或紧。
    【治   法】:祛风散寒,
     

    二、风热型

     
    【病因病机】:风挟热邪,火热上炎,侵扰清空,气血逆乱。
    【主   证】:重者头痛剧烈,痛胀如裂,面红目赤,恶风发热,口渴欲饮,尿黄便干。舌边尖红,苔薄黄,脉浮数。
    【治   法】:祛风清热。
     

    三、风湿型

     
    【病因病机】:外感风湿,上犯巅顶,清窍为湿邪蒙蔽,清阳不升。
    【主   证】:头痛如裹,肢体困重,脘闷纳呆,不思饮食,小便不利,大便溏薄,苔白腻,脉濡。
    【治   法】:祛风胜湿。
     

    四、肝阳型

     
    【病因病机】:情志内伤,肝失条达,郁而化火,上扰清空,或化火动风,风阳上扰。
    【主   证】:头痛眩晕,心烦易怒,常因精神紧张而诱发。睡眠不安,口干口苦,面红面赤,耳鸣便秘,舌质红,苔少或薄黄,脉弦有力。
    【治   法】:平肝潜阳。
     

    五、气虚型

     
    【病因病机】:脾虚而中气不足,清阳不升,浊阴不降,清窍不利。
    【主   证】:头痛绵绵,时发时止,遇劳加剧,倦怠乏力,时有眩晕,畏寒少气。口淡乏味,胃纳不佳。苔薄白,脉大无力。
    【治   法】:益气升阳
     

    六、血虚型

     
    【病因病机】:脾胃虚弱,气血生化不足,或劳伤过度,久病,失血过多,产后体质虚弱,致气血亏虚,不能上荣脑髓。
    【主   证】:头痛绵绵,头昏眼花,午后较甚,神疲乏力,心悸易惊,面色少华。舌淡,脉细弱。
    【治   法】;补养阴血。
     
     

    七、痰浊型

     
    【病因病机】:脾失健运,痰湿内生,痰浊上扰,阻遏清阳不升。
    【主   证】:头痛昏重,胸脘满闷,呕恶痰涎,纳食呆滞,身体困重,苔白腻,脉滑。
    【治   法】:化痰祛湿
     
     

    八、血瘀型

     
    【病因病机】:跌扑损伤,或久病入络,致气血瘀滞,阻塞脉络。
    【主   证】:头痛缠绵,势如锥刺,痛有定处,反复发作,经久难愈,或有外伤史。妇女月经色褐有块。舌质暗或有瘀斑,脉弦涩。
    【治   法】:活血化瘀。
     
     

    九、肾虚型

     
    【病因病机】:火盛伤阴,或肾水不足,不能濡养肝木,致肝肾阴亏,肝阳上亢,或肾精不足,髓海空虚,或肾阳衰微,清阳不展。
    【主   证】:头胀痛,头痛且空,眩晕耳鸣,健忘遗精,腰痠困痛,肢软乏力。舌红,脉沉细无力。
    【治   法】:滋阴补肾。
     

    十、邪火热毒型

     
    【主   证】:头痛,高热,口渴,甚至抽搐动风者,
    【治   法】:治宜泻火解热毒。